
电梯选型考虑因素和使用注意
面对近两年电梯事故频发,《特种设备法》进一步明确了主体责任,企业越来越重视电梯问题。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,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,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。
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、便利、地流通,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、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。电梯选型配置时应认真了解建筑物的自身情况和使用环境,包括建筑物的用途、规模、高度、客货流量等。每种类型的电梯都有其功能配置要求和适用场合,对其合理地选择是大楼交通的基础。
建筑物的属性,包括建筑物类型:办公楼、住宅楼、旅馆、医院、百货大楼、娱乐场所、教学楼、厂房;还有单层面积和楼层数等,电梯的属性则包括电梯数量、电梯载重、运行速度、开门方式、开门尺寸、层站数、电梯功能等。
而在选购时,应做到将建筑物的属性和电梯的属性相匹配。电梯交通流量的关键指标也是选购是应当和注重的指标,它包括:5min载客率,它是衡量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标志,它是指大楼电梯在5min内输送乘客的人数和大楼使用电梯的总人数的比。平均间隙时间,平均间隙时间是指到达基站的电梯轿厢与上一次的时间间隔;平均行程时间,平均行程时间反映的是乘客的乘梯时间,即从进入轿厢到达目的站所需要的时间。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包括井道利用率、整梯效率(能效指标)、机房的选择、全生命周期成本、开门方式和开门尺寸等。
电梯的好配置是:载重适中,梯数较多,及拥有群控的功能。这样可以实现足够的运载能力,平均间隙时间和平均行程时间达到合理状态,从而使乘客等待时间不太长。
电梯使用注意:高楼起火别坐电梯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,如果发生火灾,在高层楼内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该怎么逃生自救呢?消防提醒广大市民,高层楼内发生火灾时,要立即沿疏散楼梯逃生,切莫乘坐电梯,因为一旦停电,乘降人员易被困在电梯里发生生命危险。
火场逃生不轻易乘坐普通电梯
因为发生火灾后,都会断电而造成电梯“卡壳”,这样逃生者会被困在电梯中,反而处于危险的境地,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;另外,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,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井极易形成“烟囱效应”,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。
逃生应走楼梯通道
火灾发生后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、封闭楼梯间、有外窗的通廊、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、救生袋、绳等设施,对老、弱、病、孕妇、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,互相帮助,共同逃生。
不可钻床底、衣橱、阁楼
高层建筑火灾中切记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、衣橱内、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。因为这些都是火灾现场中危险的地方,而且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,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。
不可盲目跳楼
在得不到及时救援,又身居楼层较高的情况下切不可盲目跳楼,可用房间内的床单、被里、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,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楼下滑去,也可利用门窗、阳台、落水管等逃生自救。
学会使用求救信号
除了拨打手机之外,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向外发出呼救信号,比如向楼下抛扔沙发垫、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。夜间则可用打开手电、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,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。